北京师范大学马燚娜教授应邀来我院作学术报告

时间:2023-05-11浏览:342设置


 202359日下午,在普陀校区俊秀楼223报告厅,我院邀请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PI、北脑研究中心-北脑学者马燚娜教授,作题为“Representation of intergroup conflict in the human brain的学术报告。蒯曙光教授、相关领域青年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等80余人参加。报告会由紫江青年学者高晓雪研究员主持。



马燚娜教授首先从群体生活(group living)的视角切入,指出人类一直以来都受益于群体生活,并且人脑已为群体生活专门进化出了一套独特的神经机制。然而,不同群体的形成和存在会导致群体间的认知偏差和偏见,进而引发群际冲突(intergroup conflict)。马燚娜教授课题组结合群际冲突人际互动范式和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针对群际冲突的神经表征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建立群体内社会联结(social binding)时,建立社会联结后群体内的个体会给予群体内成员更多的金钱、为群体投入更多以战胜外群体,且群体内成员间右侧背外侧前额叶(rDLPFC)和右侧颞顶联合区(rTPJ)的神经同步性增加。群体内成员前额叶活动的共同减弱可能解释了群体内社会联结如何导致其对群体外成员的冲动性集体敌意。



接着,马燚娜教授引经据典,指出人类群体通常情况下是具有层级结构的,且社会联结是维护社会层级结构的重要方式。马教授课题组通过在群际冲突人际互动范式中加入领导者和跟随者的角色,探究领导者在群际冲突情境下的行为表现及其神经同步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作为群际冲突人际互动范式里的“进攻者”时,领导者的行为模式与其跟随者相反,并且表现出“搭便车效应”的领导者占多数;(2)作为“防御者”时,领导者和跟随者的行为模式更相似、神经同步性更高。后续研究发现,被试决策时的神经同步性可以准确预测其在群际冲突人际互动范式中的输赢结果,且该神经同步模型可以有效应用于另一独立的测试样本。



最后,马燚娜教授就本次报告内容进行了总结,并与现场与会师生就群际冲突人际互动范式的实验流程、脑同步的心理意义、以及群体内个体身份认同与否的潜在影响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通过本次报告会,参会师生更加系统地了解了群际冲突及其神经表征,拓宽了研究视野,丰富了知识体系。


报告人简介:马燚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PI,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北脑学者。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获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在达特茅斯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马燚娜课题组的研究主要结合认知测试、行为决策计算建模、颅内脑电记录、脑成像、神经递质调控等多种技术,来理解动态交互过程中人际和群体社会决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工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优秀青年基金,科技部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相关工作发表在Nat Neurosci, Neuron, Mol Psychiatry, PNAS, Brain, Trends Cogn Sci, eLife,  J Neurosci等国际学术期刊。



(文:廖芮;图:刘旭麒;校稿:高晓雪)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