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胡传鹏教授作学术报告

时间:2022-11-14浏览:643设置


 2022119日,我院邀请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胡传鹏教授,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作题为“从可重复性危机到更开放的心理科学的学术报告。2021级“心理学+计算机”双学位班及相关师生3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我院胡杨副教授主持。




胡传鹏教授首先用几个不可重复的心理学研究案例做了引入。第一个案例是John A. Bargh发表在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上关于老年相关概念启动的研究,被发现无法重复;第二个案例是荷兰蒂尔堡大学Stabel发表在Science上关于在凌乱环境中会加重刻板印象的研究,被举报数据造假;第三个案例是J. Bem发表在JPSP上关于被试对即将被学习的词汇能记忆得更好的研究,引起学界对于统计方法的讨论。上述案例实际暴露了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我们无法通过重复实验的方式将主试的错误行为探测出来。



接着,胡传鹏教授介绍了可重复性的多重意义。若采用相同的数据与相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称为计算上的可复制性;若采用相同的数据与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称为结果的稳健型(鲁棒性);若采用不同的数据与相同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就是常说的可重复性测验,而这个重复的结果并不乐观。Open Science Collaboration 2015年发表在Science上的重复性研究表明,在2008年发表的100个结果中只有31个结果能再现。针对这些发现,尽管学界提出了其他可能的解释(如进行重复实验的研究者能力不行、研究情境与背景的多样性),但进一步的分析却不支持这些观点,反过来说明心理学界的确存在可重复性危机。




在介绍完可重复性危机的背景后,胡传鹏教授提出了反思。首先是科学内反思,主要是通过规范研究者行为来变革。在方法方面,研究者应当革新统计推断方法,重视效应量估计和不确定性估计,采用贝叶斯统计、层级模型等代替传统的t textANOVA。在实践方面,研究者和期刊不要过度追求显著结果。当发现假设不显著时,研究者不能修改假设以伪装得到阳性结果,因为如果把探索性的结果当作研究性的结果,可能无法得到重复。同时,研究应避免过小的样本量,研究者应当主动共享开放数据,采用pre-registration保证研究过程公开透明,并对测量的效度进行探究以避免随意测量。在理论方面,研究者应加大对大理论的挖掘与总结,以加强理论与数据之间逻辑链条的严谨性与紧密性。


其次是科学外反思,主要是科研者与科研环境交互的问题。开放科学不仅需要优质的基础设施(OSFscidb.cn)、与用户的交互(RPythonJASP),还需要文化共同体(SIPSPSACOSN)、一些奖赏的政策(DORATOP),以及一些强制性政策让大家不得不去做。



随后,胡传鹏教授介绍了开放科学对于青年科研工作者的机遇与挑战。在观念上,青年科研工作者应当以更加透明公开的研究流程拥抱数字化时代,在做的过程中学习;在方法上,青年科研工作者可以不断学习与传播新的研究方法和规范;在实践上,青年科研工作者能使用限制更少的开源软件,甚至得益于现成的公开数据包,青年科研工作者能够在不收集被试数据的情况下得到实验结果的初步预估;在社区中,青年科研工作者在不断汲取知识的同时也应当回馈社区,为科学的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胡传鹏教授提出可重复性危机的意义在于,它实际上让我们回到了科学的本质。正如Richard Feynman所说,我们不能欺骗自己,因为只有欺骗自己是最容易的。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们与胡教授就讲座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问答。在热烈的气氛中,报告会圆满结束。



主讲人简介:胡传鹏教授在2017年于清华大学心理学系获得博士学位,2017年~2020年在德国莱布尼兹心理韧性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202212月至今就职于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他的研究兴趣主要包括自我的认知过程、社会经济地位与脑、研究的可重复性与元研究,曾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 Bulletin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科学通报等期刊发表中英论文22篇,担任学术期刊Advances in Methods and Practi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影响因子 15.8)等的编委,并联合创办了欧洲地区的华人心理与脑科学学会(Chinese Association for Psychological & Brain Science)。基于开放科学的理念,他发起并主编了OpenScience学术公众号。同时,他也参与了多项关于可重复性问题的大型国际合作项目,目前在心理科学加速器这个全球的科学心理学研究者合作网络中担任Assistant Director,也是Center for Open Science在中国大陆的第一位推广大使。近期,胡教授加入了Nature旗下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期刊的编委会。


、文:王晨雪、胡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