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召开教职工理论学习大会,国关院贾敏副研究员解读“国际秩序演进中的中国角色”

时间:2019-06-20浏览:201设置


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加剧,中美关系处于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中俄关系提质升级。为了使我院教职工更好的理解当前的中美、中俄关系。2019619日下午,我院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贾敏副研究员,做了题为“国际秩序演进中的中国角色:以中美俄大国关系为例”的专题报告。报告会由院党委书记方媛主持。


报告会上,贾敏副研究员从“中美关系的历史”、“何谓修昔底德陷阱”、“如何跨越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中俄关系:新时代的大国合作之道”等方面,对当前的中美、中俄关系进行了解读。

     贾敏指出,中美建交40年,关系跌宕起伏、风雨兼程。这40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79年至1989年,中美关系展开深度合作;1989年至1999年,美国一独超大,中美关系激流险滩;1999年至2009年,中国大国崛起,美国心态复杂;2009年至2019年,美国重返亚太,中美贸易摩擦,修昔底德陷阱流传。

何谓修昔底德陷阱?贾敏指出,修昔底德陷阱是一种历史研究的模式,认为守成大国对崛起大国的防范,以及后者对前者的挑战。哈佛大学格雷厄姆·埃利森教授认为,过去500年间,最为著名的案例就是十九世纪末的英德之争。

如何跨越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贾敏认为中国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牢骚太盛防肠断。”,我们要花力气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同时,要用高质量发展拥抱世界,讲好中美之间共有的故事,共有的历史和共有的未来期许。

对于当前的中俄关系,贾敏认为,中俄在国际事务中守望相助,互为支撑。两国关系继续提质升级,正努力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贾敏对中美、中俄关系深入浅出地分析,使我院教师对目前我国纷繁复杂的国际问题和周边外交,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更为全面的认识。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