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宏

时间:2021-11-18浏览:3039设置


姓名:郑 宏

联系电话:021-22139500

电子邮箱:zhhmm2@163.com

通讯地址: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心悦楼

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


临床诊疗和社会服务擅长

1.擅长整合“家-校-医-社”资源,采用“药物+心理+家庭和学校环境调适+神经调控物理治疗”等综合措施,开展儿童青少年学习困难、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睡眠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项和多动障碍等系统治疗、康复和疑难状况处理;

2.擅长3-18岁儿童青少年厌学行为、学校适应不良、亲子沟通困难、人际冲突、情绪行为偏差等一般心理问题的疏导以及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支持性就学和就业等生涯规划及辅导;

3.擅长应用CBT、DBT、IPT、正念、沙游等方法开展儿童及家长、老年、白领、慢性疾病患者等人群的个体、团体和家庭心理治疗;

4.擅长在学校、楼宇、社区、养老机构等多场景下开展常见精神类障碍防治和一般心理问题调适和应对的公众演讲、公益科普和心理宣教及指导;

5.擅长在不同情境下开展儿童青少年自杀、自伤行为等心理危机状况的紧急干预;

6.擅长中老年人睡眠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的综合干预;

7.擅长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和便捷设备开展心理学本科、MAP研究生、MSW研究生、社区心理咨询师等临床实践带教和指导。


个人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公共精神卫生教研室主任、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科室副主任和综合办主任,获得公共卫生(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硕士学位、临床医学(复旦大学)和文学(华东师范大学)双学士学位,中国哲学硕士在读,华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MAP研究生导师、上海杉达学院国际医学技术学院兼职教授、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产学研导师、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产学研导师、长三角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联盟常务秘书长、上海市心理卫生学会理事、上海市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成员。先后担任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身医学与临床心理专委会委员、中国医院协会社会工作暨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社会医学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正念学组专家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精神康复专委会委员、上海市残联社区康复专委会委员、上海市女医师协会医学科普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

从1998年开始,从事儿童青少年、老年、职场白领、慢性疾病患者等人群的心理健康服务,开展各类心理培训、咨询和团体辅导超过2000场,累计提供各类心理健康服务、生涯规划指导、人际沟通赋能培训以及心理危机干预超过50000小时;从2007年开始,主要负责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项目和市级公共精神卫生领域类项目的基层执行、长宁区公共精神卫生类项目设计、策划、执行和评价的过程管理以及基层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康工作和重点人群心理宣教等;2024年开始担任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卫中心公共精神卫生教研室主任,自主开发心理学本科生实习、MAP研究生必(选)修、临床见习和心理治疗(个体、团体和家庭治疗)实训课程47课时,具有丰富的精神病学、心理治疗、社会工作、职业康复等学科的临床综合服务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以及各类公共精神卫生项目、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策划和执行能力。


专业资质

获得心理治疗师(中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民政部中级社工师、EAP高级执行师、精神运动康复师(初级)、PEER (孤独症谱系障碍青少年社交干预)高级培训、学习困难儿童评估与训练-动作发展专项评估主试(MABC-2)证书、自闭症本位评估测量培训、短期心理治疗、团体心理治疗、萨提亚家庭治疗、沙游治疗、MBCT(正念认知疗法)等60余个专业资质和培训证书,长期接受CBT、DBT、IPT、沙游、正念等心理培训和督导超过10000小时。


获得荣誉

2016-2023年 所在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连续8年获得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

精神卫生年度考核精锐奖(一等奖)

2019年 获得长宁区卫健委“最美医务人员”称号

2020年 入选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心理和精神卫生学科带头人

2021年 获得上海市心理学会医学心理专委会年度先进“匠心奖”

2022年 获得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举办的全国精神心理健康科普大赛“科普

新星”称号

2022年 获得第二届“长三角MAP实践技能大赛”应用心理教学技能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

2023年 在华东地区心理援助及危机干预联合演练担任副队长,团队获得“最佳演示奖”

2023年 获得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举办的全国精神心理健康科普大赛“科普

达人”称号

2024年 获得长宁区“第六届领军人才”称号

2024年 获得 长宁区卫健委“区域名医”称号

2024年 第一作者撰写论文获得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举办的首届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和策略研究“大会报告论文”

2024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硕士生优秀指导教师”、“继续医学教育教学优秀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分子”称号


主要主持科研项目

2020-2023 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基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框架下的中小学校学生心理危机分类预警干预研究》,主持,已结题

2021-2023上海市心理健康和危机干预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儿童抑郁水平的发展的监测及干预研究》(上海市科技计划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主持,已结题

2021-2023上海市建促办、上海市卫健委健康科普立项资助《“沐阳成长”疫情常态化青少年“正性情绪体验”自杀预防科普专项计划》,主持,已结题

2022-2025长宁区卫健委青少年抑郁障碍医学硕博士创新人才基地项目,主持,在建

2023-2025长宁区科委课题《青少年阈下抑郁障碍(SD)早期智能识别研究》,主持,在建

2023-2026 长宁区医学特色专科《儿童焦虑障碍特色专科》第二轮--《神经调控技术在儿童焦虑障碍中的应用和社区疾病规范化管理》,主持,在建

2024-2025 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改项目《案例式协作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公共精神卫生实践课程教学中的效果初探》,主持,在建

2024-2025 中国儿童青少年基金会、国家心理健康与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教育部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中心联合立项《基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家-校-医-社”支持系统,预防和干预城市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持,在建


主要论文发表: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1]Tong Zhou,Xiaohua Bian, Kening Zhang, Shanyun Zheng, Yinuo Lin, Hong Zheng*, Junsheng Liu*, & Julia Finan. (2022). Maternal anxiety symptoms and Chinese adolescents' mental health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The protective role of adolescents' self-compassion. Frontiers in Psychiatry,13,837846.

https://doi.org/10.3389/fpsyt.2022.837846

[2]Muzi Yuan,Xiaohua Bian, Junsheng Liu*, Hong Zheng*, Robert J. Coplan, & Biao Sang(2023)

Relations between maternal panic over COVID-19 and children’s depressive symptom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children’s daily routines. Current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2-04129-0

[3] Zhou, H.Y., Zhu, W.Q., Xiao, W.Y., Huang, Y.T., Ju, K.,Zheng, H.*, Yan, C.*(2023). Feeling Unloved is the Most Robust Sign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 Linking to Family Communication Patterns.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33(2):418-430

https://doi.org/10.1111/jora.12813

[4] Li, X., Zhou, X., Zheng, H *., Wang, C *(2023)The modulation of pain in reward processing is reflected by increased P300 and delta oscillation. Brain and Cognition,168,105972

.https://doi.org/10.1016/j.bandc.2023.105972

[5]H. Zheng#, H. Gao#, J. Li#, S. Li, L-l. Chen, Z-y. Li, X-x. Chen, Y-t. Sun, C-y. Wang, J-s. Liu*, J-l. Zhuang*(2024). Social support systems involved in suicide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among adolescents: A Delphi study in Shanghai, Preventive Medicine Reports  https://doi.org/10.1016/j.pmedr.2024.102654

[6]Zheng H#, Hu Y#, Cao Y, Li R, Wang N, Chen X, Chen T and Liu J (2024) The moderating effects of parental psychological control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sociability and socio-emotional functioning among Chinese children. Front. Psychol. 15:1308868.

https:// doi: 10.3389/fpsyg.2024.1308868

[7]Jie Liu#, Hong Zheng#, Lu Lu et.,al.(2024)The impact of patients’hostile attribution bias on aggression in doctor-patient interactions.Heliyon. e23971 https://doi.org/10.1016/j.heliyon.2024.e23971

[8]Hu, N, Zhang, W,Haidabieke, A,Wang, J, Zhou, N,Ding, X*,Zheng, H*. Associations between Unsociability and Peer Problems in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Meta-Analysis. Behav. Sci. 2024, 14, 590.

https://doi.org/ 10.3390/bs14070590

[9]段李博#,郑宏#,庄建林.多学科服务团队介入严重精神障碍残疾人支持性就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杂志.2021.24(16):2072-2076+2084

[10]解晓龙,郑宏*,鞠康,刘俊升*,等.简式网络欺凌与网络受害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30(05):1155-1159

[11]鞠康,陶华,季卫东,郑宏*.上海市长宁区开展“家-校-医-社”中小学学生心理危机分类预警干预的经验.[J].教育生物学杂志.2022,10(02):113-118

[12]郑宏,李紫嫣,付娟等.基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平台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家-校-医-社”一体化模式初探,以上海市长宁区为例[J].都市社会工作研究.2022.11(1):148-161

[13]向碧华,郑宏*,周颖*等.不同亚型社会退缩个体对社会/非社会模糊情境的解释偏向.[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2.30(2):272-275+313

[14]廖龙越,胡娜,成丹丹,郑宏*,刘俊升*,桑标.人际情绪调节问卷在中国小学生群体中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3,06:1461-1466

[15]向碧华,魏超波,韩宪国,郑宏*,刘俊升*.同伴侵害与儿童抑郁的关系:个体与圈子希望感

的调节效应[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24,32:76-81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