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号上午,我院在俊秀楼223报告厅举办学术讲座,特邀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王征研究员作题为“认知灵活性的跨物种计算建模与神经环路解析”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尹大志研究员主持,学院青年教师、学生等约4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王征老师在报告中系统梳理了认知灵活性的概念内涵与研究进展,对比分析鸽子、蜥蜴、蜜蜂、蜘蛛、蝙蝠以及灵长类动物在反转学习任务中的行为特征,特别以大猩猩的概率性反转学习为例,揭示了其能够依据历史选择信息(即"记忆痕迹")进行当前决策的复杂认知策略。基于这些实证发现,研究聚焦于一个关键科学问题:不同灵长类物种在动态环境中如何通过"探索-利用"权衡机制实现认知灵活性的决策优化,及其神经机制是否具有跨物种一致性。王征老师团队通过整合猕猴-人类统一行为学任务、强化学习建模和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态研究范式,深度解析了决策过程中的隐变量表征,构建了可解释的神经计算模型来预测个体的单试次选择决策行为,鉴别了影响灵长类选择决策行为差异的关键脑区。研究发现,猕猴在决策中更倾向探索新选项,而人类更善于利用已知规则,决策策略差异可能与前额叶、纹状体等脑区的功能演化有关。研究不仅为类脑智能的决策算法优化提供了生物原型,也为理解智能决策的生物学基础开辟了新的方向。
报告结束后,王征老师与在场师生围绕跨物种比较研究的实验设计以及强化学习模型参数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参会师生表示该报告不仅拓展了他们对决策神经科学研究的认知视野,更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参考和方法学启示。
报告人简介:
王征,现任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北大麦戈文脑科学研究所、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海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神经影像和神经调控系统在脑科学与脑疾病中的应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包括Science、Neuron、Cell Discovery、Nat Comm、Adv Science、Am J Psychiatry、Mol Psychiatry、Biol Psychiatry、IEEE TMI等发表论文60余篇,担任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基金委、中国科学院、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等机构的科技项目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