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行为 • 环境
环境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旨在促进人工环境设计人性化,改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各类理论与实践研究。本着优化人与环境互动关系的宗旨,环境心理学家采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进,从个体到组织再到社会层面开展多层次的分析,并运用这些成果改善人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环境心理学》一书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尝试阐述和总结环境心理学研究的概貌。
第一部分包括《绪论》与《环境—行为理论》,这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环境心理学的学科发展历史、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梳理了现有四种较为成形的的环境行为理论—唤醒理论、环境负荷理论、环境应激理论和生态学理论,并分析了各个理论的应用价值及整合的可能途径。
第二部分包括《环境知觉与空间认知》,这一部分阐述了环境知觉的基本理论,包括Brunswik的透镜模型与Gibson的生态知觉理论。个体对空间的理解及心理操纵能力(空间认知)基于环境知觉,对空间的理解有赖于认知地图,认知成图能力的发展遵循一定的年龄规律,同时与个体的一般空间能力、寻路策略及教育水平、社会经济背景等因素之间存在关系。寻路行为体现了个体的环境知觉水平和空间认知能力。
第三部分包括《私密性》、《个人空间》和《领域性》,主要阐述了空间中的界限控制。拥有良好的私密性、适宜的个人空间和领域性,意味着环境使用者能够对周遭环境进行能动的界限控制,这种选择性与控制感对个体而言非常重要,对环境设计和管理也具有启发意义。
第四部分包括《潜在环境与环境应激》、《拥挤》和《噪声》,这一部分阐述了环境中的声音、光照、温度及空气质量等因素对个体的影响。其中环境应激主要指不利的潜在环境因素与灾难性事件等对个体造成的压力。
第五部分包括《环境问题与行为对策》,这一部分总结了促进环保行为的干预策略,其中主要包括先行干预和后继干预。其中,先行策略主要发生在它要改变的行为之前,主要包括基于环境教育的态度改变和有效的提示。后继策略主要指目标行为发生后进行的干预,主要包括强化与反馈等。
作者简介:
房慧聪,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为认知工效学与环境行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