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宅在家里成为了对自己和社会负责的方式,为养家糊口,通勤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的“社畜”,突然间过上了像猪一样的生活: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不用工作,在家躺着就把钱赚了,还是为国家做贡献。这不正是“工作狗”日思夜想的理想生活吗,爽!
可理想的生活没过几天,你可能就发现:自己可以像猪一样生活,但却没有办法像猪一样快乐。圈养生活很快给我们带来了无聊感、无意义感、不安全感、对未来的失控感等,甚至挑战了夫妻感情、家庭关系,最终过上了猪狗不如的生活。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从像狗一样的生活,到像猪一样的生活,疫情带来的生活变化要求我们随之做出社会角色的转换:
(1)从工作角色转换到闲暇角色:从忙成了“狗”的繁忙工作角色变成了24小时没有非做不可的事情的闲暇角色;
(2)从群体角色转换到圈养角色:从身负数职、兼有多个群体身份的群体角色,变成不能呼朋唤友、聚会聊天打牌的圈养角色。
而角色转换意味着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重建,往往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的影响,如引起焦虑、抑郁和心理上的痛苦(Patrick, Rhew, Duckworth, Lewis, Abdallah, & Lee, 2019; Slotter & Walsh, 2017)。
无事可做与无人交往,让我们的生活清闲却也不知所措。
那么,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群体身份是减少焦虑与不确定感的一种主要方式(Hogg, 2007)。群体角色对我们的行为提出了期待,也提供了指导原则,让我们在茫然无措当中重新找到自己可以做的事情(Reid & Hogg, 2005)。隔离病毒并不意味着隔离社交,一方面,网络作为信息传递的新媒介,为疫情中的人际沟通与交往提供了重要的渠道,通过网络,我们可以“找回”自己的群体角色;另一方面,隔离延长了我们的居家时间,而家庭同样是群体身份的重要来源,通过承担家庭角色,从家庭的生活中获取力量。所以,疫情下暂时圈养的生活依然可以很精彩:
危机也是机会,利用网络资源,提前演练未来角色的转换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在家办公、在家学习将日益成为生活的日常。不久的将来,我们也许就将面临着新的角色转换:在单位工作的职场人转换成在家办公的职业人;在校学习的学子转换成在家学习的学习者。身处这一时代变化的转折点上,我们正可以在今日宅家的日子里,演练一下远程办公和在线学习,增强自我管理与时间规划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中的庞大资源,在舒适的家庭环境中也能心无旁骛,保持良好的工作和学习节奏,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2.DIY做起来
想一想,有没有想做但一直没有时间做、或没有耐心做的事情?比如,自己做面包、烤饼干、包汤团……既然无法如常工作,就索性放下工作,承担和享受当下的新角色与生活,手机查找制作方法,洗手、和面,做起来。
3.一家人窝在一起看电视,刷影视剧
人在一起做开心的事,既可以增进感情,又可以充实生活。既然在忙碌的生活中常悔恨没有时间陪伴家人,那么在空闲的时候就不要再想念工作了。圈养的生活中,家人间可以一起做些娱乐活动,下载大家都感兴趣的影视剧,一家人窝沙发里,嗑着瓜子,刷着剧,交流着彼此的看法,让心贴得更近。
4.亲情连线,共忆光阴的故事
抗击疫情的严峻形势让“常回家看看”变得不易,父母长辈可能在不同的地方应对隔离,那么不妨翻出旧时的照片,整理、拍照、上传家人群,微信视频连线……一起回忆光阴的故事,不仅能够增强老年人的幸福感,还能够减少心理上的代沟(Gaggioli, Morganti, Bonfiglio, Scaratti, Cipresso, Serino, et al., 2014),亲情浓浓,生活好美好。
5.下载“微信读书”,穿越一下别人的生活
如果因为隔离在家的生活而无聊,不妨通过阅读,“体验”别人的生活。网络写手有很多脑洞大开的小说,平时舍不得花时间看,现在有大把时间,可以自在酣畅读个痛快:盖世武功,惊为天人;圆满爱情,温暖人心……古今中外,现实科幻,无法外出的日子,在“微信读书”上,过一把爱恨情仇的瘾,这日子,一样美哉,妙哉。
生活总有可控和不可控的时候,人生总有可意料和不可意料的时候。白岩松说过:“人生5%的过程是快乐,5%是痛苦,90%是平淡。痛苦的人善于把90%的平淡变成痛苦,快乐的人善于把90%的平淡变成快乐”。虽然无法工作和自由外出的圈养生活很平淡无聊,但以家庭为依靠,充实自己的生活,积极地应对角色变化,我们一样可以把这平淡的宅家生活变得快乐,生动。
愿疫情早日结束,愿我们的国家国泰民安!
参考文献:
Gaggioli, A., Morganti, L., Bonfiglio, S., Scaratti, C., Cipresso, P., Serino, S., & Riva, G. (2014). Intergenerational Group Reminiscence: A Potentially Effective Intervention to Enhance Elderly Psychosocial Wellbeing and to Improve Children’s Perception of Aging.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40(7), 486–498.
Hogg, M. A. (2007). Uncertainty–identity theory.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9, 69–126.
Patrick, M. E., Rhew, I. C., Duckworth, J. C., Lewis, M. A., Abdallah, D. A., & Lee, C. M. (2019). Patterns of young adult social roles transitions across 24 months and subsequent substance use and mental health.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https://doi.org/10.1007/s10964-019-01134-8
Reid, S. A., & Hogg, M. A. (2005). Uncertainty reduction, self‐enhancement, and ingroup identific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31, 804–817.
Slotter, E. B., & Walsh, C. M. (2017). All role transitions are not experienced equally: Associations among self-change, emotional reactions, and self-concept clarity. Self & Identity, 16(5), 53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