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0日上午,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市脑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共同邀请台湾阳明交通大学黄植懋教授,在普陀校区俊秀楼305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健康老年的心智:脑与认知科学的视角”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蔡清教授主持,30余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报告会。
报告开始之际,黄植懋教授提出,高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已成为当今不可阻挡的趋势。以上海地区为例,老年人口占比已突破总人口的35%,且该比例仍在持续上升。这一数据凸显了老年群体健康的重要性,也引发了众多学者对认知老化问题的深刻思考。随后,黄教授进一步通过分享自身经历,通过展示一组双生子摄影作品巧妙地揭示了个体差异在认知老化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黄植懋教授围绕老年认知功能的核心领域——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s)具体展开。执行功能包括抑制控制(Inhibitory control)、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和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三个方面。其中,抑制控制涵盖个体对注意力、行为、思想和情绪的控制能力;工作记忆主要负责实时处理多方面信息;认知灵活性体现在个体快速适应变化及创造能力等方面。他指出,这些核心的执行功能在老年群体中表现出显著的衰退。
黄植懋教授的研究基于数字Stroop任务和中文词汇联想任务,发现老年人在行为表现和神经影像上均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研究通过fMRI技术发现,尽管大脑白质纤维的完整性是随年龄下降的,但黄教授指出,大脑会通过补偿机制来平衡这种衰退,主要表现为大脑双侧前额叶区域白质纤维束活动量的显著增加。
此外,为了更好地理解老化过程中大脑的复杂机制,黄植懋教授借助Psycho-Physiological Interaction(PPI)图论的方法从创造能力和联想能力层面揭示老年人大脑不同脑区的协同工作方式。他指出,创造能力和联想能力的神经基础涉及多个分布式脑网络,其中包括默认模式网络、执行控制网络和视觉网络。正是由于多个网络之间彼此互通连接,极大提高了老年人大脑神经网络的鲁棒性,为健康老化群体认知功能保持较为稳定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报告最后,黄植懋教授强调,了解老化过程中认知功能的变化还是远远不够的,为老年群体提供针对性的认知干预策略才是最终目的。通过进一步研究老年认知机制和个体差异,未来有望开发出旨在提升认知能力,延缓认知衰退进程的干预训练。
蔡清教授最后在总结发言中,向黄植懋教授的精彩报告致以诚挚的感谢。她指出,黄植懋教授的研究成果不仅展现了前沿的学术视角,还提供了极具启发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拓宽了青年学者对老年认知与心理健康领域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