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教育 |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听人民日报记者讲扶贫故事

时间:2020-05-28浏览:149设置


526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党委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党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以线上会议的形式联合举办“百名驻村第一书记讲扶贫”扶贫一线分享活动。来自三个学院210余位学生党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此次分享会邀请到了人民日报评论员、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平坊满族乡于营村驻村第一书记吕晓勋老师,人民日报西藏分社记者徐驭尧老师,两位嘉宾为大家带来了扶贫一线的故事,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吕晓勋老师在进行分享


在嘉宾分享环节中,吕晓勋老师讲到,说“小”话、办“大”事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关键。他分享了对于促进于营村的发展的四个方针:第一是党建强村,党建工作做好的关键是从思想上认识到党建的重要性,把基层党建放在关键位置,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 先锋模范作用;第二是产业兴村,有产业才有就业,有就业才有增收,发展农业产业需要懂技术、有情怀的人才,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件有成就感的事情;第三是基建靓村,第一书记的责任就是把外面的资源引进来,把村民的声音传出去;第四是服务润村,于营村在2018年就确定了2019年要为老百姓做的十件实事,这些事情都做到了,今后也会继续制定工作规划。

谈及自己的感受时,吕老师提到,一名合格的村干部要扮演好三个角色:发展的开拓者、民生的实干家、群众的贴心人。“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你放在心上。”他希望广大学子们能够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扑下身子、沉下心来,扎根基层,把基层特别是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学习历练的平台和难得机会,增加见识、增进情感、增长才干,实实在在为当地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


徐驭尧老师向大家展示自己目前所在地的实地环境


徐驭尧老师正在西藏海拔超过4500米的高原牧场蹲点采访,他在分享环节中首先用视频连线的方式向大家展示了他目前所在地的实地环境,他通过三个亲身采访的故事总结了扶贫为西藏带来的三个层次的变化:基础设施的改造,制度的创新与改变,以及人的观念的改变。围绕什么是精准扶贫这个问题,徐老师指出,我国区域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区域内发展差距也很大。所以他理解的精准扶贫是把一些贫困人口和地区纳入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轨道,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明白生活的美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各类优质资源。理解处境才能更好地把握时代,立足这样的认知、明白现实的复杂性,才能做出更好的选择。

在学生代表发言环节中,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吴霁雯同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杨莹同学以及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张猛同学分别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大家分享了感悟与收获。吴霁雯同学的家乡云南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云南贫困率从2014年底的17.09%下降到2019年底的1.32%88个贫困县中已有79个实现脱贫摘帽。她亲眼目睹家乡的巨大变化,人民的生活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她提到,这一切的变化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不懈努力,更离不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离不开党员干部一心为民、夙夜在公的勤勉工作。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学习党员干部吃苦耐劳、奉献牺牲的扶贫精神,在生活和学习中稳扎稳打,艰苦奋斗,将来工作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

互动提问环节,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李婕、邱诗苇等同学提到了“直播带货在贫困县实施的可能性”的问题,吕晓勋老师认为,通过直播卖货助农是一种很好的方法。直播成本小,受众广,在帮助农民卖出农产品的同时还能起到文化宣传的效果。但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时节性、产品质量问题。

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通过开展扶贫一线故事分享活动,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深化国情认知,激励青年学子践行“四力”,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之中。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