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工作坊顺利举行

时间:2019-10-17浏览:885设置

由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承办,上海华东师大科教仪器有限公司协办的“中国心理学会工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俊秀楼223学术报告厅举行。本届学术年会的主题是“智能时代的人机交互”,来自全国各大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的百余名专家及相关从业者参会,就理论探究、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最新趋势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为科研、教学和产业专家搭建了交流平台,加强了学科融合与校企合作,对工程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和我国科技与设计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016日为大会工作坊日,来自各大院校的专家教授为我们奉献了丰富而精彩的报告。



上午,工作坊的主题为“自然情境神经生理数据分析方法”,由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张丹副教授主持。



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吕勇强副研究员做了题为“面向认知负荷测量的脉搏波分析方法”的学术报告。在报告中,吕勇强博士介绍了新的形态学方法脉搏波分析方法,及认知和学习的可计算方法在研究中的相关应用。



中科院心理所赵国朕副研究员报告了“基于脑电的情感计算方法”,阐述了该方法的分析用户外部心理行为、识别相应的情绪状态和做出自然友好的反应三个方面的流程、脑电指标体系等,情绪视频数据库也促进了对于情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浙江大学刘涛特聘研究员带来了“面向人因研究的近红外数据分析”这一前沿的范式和技术报告,阐述了近红外技术特点、进展,数据成分等,并列举了三个具体实验进行生动简要的阐释。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张丹副教授报告了“课堂教学情境神经生理数据分析”,从设备性能评估、数据去噪与修复以及数据挖掘与分析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运用走出实验室的课堂教学情境实验研究的例子,探讨了课堂教学情境的价值:作为人类学习重要模式,具有可更清晰分析解读的相对可控的自然信号,以及生态效度的自然情境的丰富信息,并提出了自然情景下数据噪声从移除(reject)到修复(fix)的可能思路。报告的已开展针对任务情境的标准化测试的例子也证明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以及移动穿戴设备带来的全新可能。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张阳教授为我们带来了“PTB-Builder 0.1:一个免费的图形界面Psychtoolbox编程系统”的报告,提出目前常用的心理学编程软件固有的特点和缺陷,介绍并现场演示了该团体开发的一套基于Psychtoolbox的图形界面编程系统的特点和使用,用户无需任何编程经验,仅需要简单的拖拽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编制出功能强大、经过优化的标准化实验程序,极大程度解决了编程成本这一困扰很多心理学科研工作者的问题,并促进了实验编程的标准和简易化。

下午,“虚拟现实技术在人机交互的应用”主题报告由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蒯曙光研究员主持。



蒯曙光研究员首先带来了“3D虚拟空间的人机交互”报告,从虚拟现实技术的背景到在心理学领域的发展、地位和研究中的应用,为我们详细生动地介绍了虚拟现实这一先进技术的硬件系统、交互系统、定位系统,当前主要交互方式,三大基本操作方式和三阶段模型等等方面。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郝宁教授报告了“VR在创造性思维研究中的尝试”这一主题,介绍了使用VR来研究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对“具身隐喻”的研究。报告引用了具身认知的经典身体研究、躯体隐喻和与创造性相关的隐喻研究。在其研究中,分别运用行为学方法和VR+近红外的方法,研究了打破规则和报告形式对任务表现的影响。两种方法共同验证打破组各项得分显著高于自动门组和无墙壁组,生成观点总数量多且新颖观点多。郝宁教授提出,该技术适用范围广泛,期待与神经科学方法结合的光明前景。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麻珂副教授报告了“使用虚拟现实技术研究身体表征”的相关内容,介绍了研究身体表征的实验范式,研究的两个大方向:在什么条件下我会认为这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以及对虚拟身体的感知、互动和交互如何影响人们的认知和态度。此外,麻珂副教授还介绍了虚拟橡胶手实验,简易版虚拟手错觉,试脸错觉,虚拟全身错觉等实验内容。提出了这项研究主要可以应用于种族偏见。



下午第二个工作坊主题为“工程心理学教学研讨与课程建设”。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陈立翰副教授带来了“工程心理学教学思考和北大的实践”相关报告,介绍了北京大学近两年来《工程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举例面向专业硕士的学生核心能力的培养举措,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工程心理学》的传统教学模块的内涵和取舍、以及简介本课程在北大教学和科研所面临的挑战。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房慧聪副教授报告了“关于工程心理学教学的思考”,从知识方面、能力方面讲述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教学的教材,以及课堂教授、论文报告、原型展示等教学形式。同时提出了一些反思与展望。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唐日新教授阐述了“工程心理学教学与实践心得”,提出工程心理学的特点是应用性强但有些内容偏于军工和工业生产,知识点零碎,直接告知居多,课程中较少体现方法如何在工程心理学不同领域应用。唐日新教授提出了“学生能读懂课本,老师在教学中起到什么作用”的问题。介绍了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会使学生更深地理解知识。对书中知识来龙去脉的补充,学生阅读文献训练,可用性和交互设计等内容更多介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体验面试感受。工程心理学实验,鼓励学生实习。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系宫准副教授报告了“教育部“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工程心理学新工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经验体会”。宫准介绍了青岛大学心理学系以教育部“人因与工效学”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为契机,利用自身的师资队伍以及教学经验优势,结合相关企业人因工程与工效学技术的产业优势、工效学会相关领域专家资源优势,设计修订了工程心理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实验案例体系。同时,利用项目平台较好地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



一天的工作坊,各位专家教授带来了12场精彩的报告,并与参会代表展开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奉献了他们精彩的思想盛宴。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