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才培养工作
本科生层面,重点负责“耀翔班”心理学拔尖人才培养方案中“发育与健康”方向的课程群假设建设,同时支撑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以及双学位本课程培养方案中有关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等课程的开设。
研究生层面,主要负责指导语言与认知发展、学习创造性与创新教育、发展异常与发展障碍等研究方向的学术型研究生以及专业型研究生。学生可授予理学学位、教育学学位和应用心理专业学位
二、科学研究工作
方向一: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和社会性发展的心理与脑机制
利用行为测试和神经影像学等方法,结合横断和追踪研究,聚焦于两个科学问题:脑智发育和社会性发展的规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以及脑智发育和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从社会环境、个体心理行为、生理神经活动等多个层面,探究影响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厘清影响因素作用于脑智发育和社会性发展的作用机制等。
方向二:创造性发展的心理与脑机制及其教育应用
采用“脑-行为-教育”立体化联合攻关模式,探究儿童青少年创造性发展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探索创造性观念生成的神经机制和可能的神经调控方式,探查评价对象、评价者、评价情境等因素对创造性评价偏差的交互影响和神经机制,考察团体创造活动中成员间的交互式认知过程及其脑-脑间神经互动特征,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创造性概念的构成以及影响创造力水平多元因素,开发适用于本土儿童、青少年的创造力评估工具,开发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中的创造力培养策略。
方向三:毕生发展的心理与脑机制及其医疗应用
着眼于成人和老龄人,利用神经影像学和行为方法,探究老化的规律及其认知和神经基础,包括揭示在正常人群中老化的基本规律,进一步整合“心理-行为-脑”的多模态数据,全方位探究老化对心理、行为、脑结构、脑网络和脑功能的影响。探索退行性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标记,利用多模式影像技术整合大脑结构、损伤以及功能连结变化,探究退行性神经疾病的生物潜在影像标记;探究成果在医疗场景中的转化和应用,为退行性神经疾病的预防、评估和干预提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