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视点|CCTV-13 《新闻周刊》:我院杨莹副教授接受央视采访

时间:2024-03-03浏览:16设置

3月2日,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杨莹副教授接受CCTV-13新闻频道《新闻周刊》节目采访(央视记者采访),就促进与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陪伴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采访)

杨莹副教授在采访中指出,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有时会听到“心理辅导有点虚”这样的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对心理健康问题可能存在一些误解,或者说我们对心理服务是什么、心理咨询如何开展工作的普及还不够充分。心理咨询、辅导,或是心理干预的效果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它的效用是细水长流型,像是创造了一个滋养性的土壤,帮助孩子这个小树苗抵御潜在的风雨,更健康和茁壮地成长。未来还需要通过推进科普宣传,提升家长、教师和社会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共同去创设这个滋养性的土壤。

杨莹副教授所在的崔丽娟教授课题组近些年来持续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适应情况。经过多年的调查和研究,课题组提出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需要从评估机制干预方案两个方面入手,提早行动,尽早干预。课题组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尤其是步入青春期之后,留守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可能因长期亲子分离显现恶化趋势,适应问题也逐渐暴露。因此,建立系统且动态的评估机制,是为了做到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预先发现、精准预测。在预先发现上,我们倡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由学校或基层民政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检测,实施动态追踪。在精准预测上,需要科学、可靠的测评工具,通过组织系统的评估,识别心理健康问题的易感儿童。

  设计有针对性的且分级的干预方案,是为了做到对留守儿童心理分类指导。比如,面向已经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儿童,我们可能需要借助临床心理、医疗卫生机构的专业力量,以缓解心理健康问题为主要目标;面对识别出的环境风险较高、但尚未出现心理问题的儿童,我们需要协同社区、家校进行合作,以降低环境风险为干预目标;对于更大部分环境风险较低的儿童以促进发展的保护性因素为目标,培养孩子的心理弹性,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压力。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