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芳教授团队在《心理学报》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时间:2020-04-15浏览:1135设置

兼济他人还是独善其身?



朋友遇到千载难逢的面试机会却出行困难,急需你送他一程,可你已经约好了男(女)朋友。你是选择帮助朋友还是履行自己的约定?

新冠病毒肆虐,出门意味着风险,可你的一位朋友生病,不能出门,弹尽粮绝,请求你的帮助,你会专程为他送去食粮吗?

同事说,下午有点事情,希望你能放下自己的工作,帮他完成一场会议的会务和记录工作,你是同意还是拒绝?

如果你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与众不同,不用感到奇怪,因为当权衡自我与他人利益时,我们并非总能保持一致的选择偏好。在现实生活中,究竟独善其身还是兼济他人,损人利己还是舍己为人,这并非一个简单的道德是非判断题,而是依赖于决策任务的复杂情境 (Fehr & Schmidt, 1999),其中包括究竟是获益还是损失情境、他人处境如何以及他人是谁等。华东师范大学刘永芳教授团队最近发表在《心理学报》的一项研究较为详细地解读了此种自我-他人利益权衡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为个人、组织乃至国家如何理解和处理“我”和“他”的关系提供了一定启示。


两利取其重或两害取其轻

不妨请您权衡一下,一种情境下您把一项收益(如,得到一些金钱、一个进修机会和一些绩效分数等)给自己还是他人,另一种情境下您把一项损失(如,完成一项有些危险的任务、扣除一些钱和绩效分数等)自己承担下来还是推给他人承担。面对此种我得还是他得的“两利取其重”的获益情境和我失还是他失的“两害取其轻”的损失情境,你的选择会一样吗?

在该项研究的实验1中,让被试在你加(或减)X分”或“他加(或减)Y分”之间做出选择。该程序固定了他人收益或损失Y (10)而变化自我收益或损失X,以确定被试选择放弃自我利益或承受自我损失而成全他人的转折点,并用自我放弃的收益或承受的损失(X)与他人获得的收益或避免的损失(Y)的比率作为个体利他程度的指标,结果并未发现得失两种条件下的显著差异。实验2 引入他人底线、现状和目标三个参照点, 发现获益情境下被试更愿意成全他人, 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他人临近底线时。实验3 进一步引入心理距离变量,发现得失情境的差异不再显著, 主要由于心理距离较近条件下他人处于现状和目标时得失情境的效应出现了相反趋势。总体而言, 得失情境的作用较弱且较不稳定,不完全支持KahnemanTversky(1979, 1981)的预期理论及一系列相关研究(刘永芳等,2010;Novem-sky & Kahneman, 2005)发现的得失情境不对称效应。这可能是因为在自我和他人利益权衡任务上,由于涉及与他人的利害关系,激活了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利他和公平偏好,也促使人们考虑社会规范和舆论的压力,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得失情境的作用。这意味着, 利他和公平偏好已成为与利己偏好相抗衡的一种力量,人们绝非像经济学所描述的纯粹利己的经济人那样简单, 而是同时具有利他偏好的更为复杂的经济人(刘永芳, 范雯健, 侯日霞, 2019)



雪中送炭或锦上添花

请想象以下情景,一个身体无恙的男子在地铁里沿座乞讨,一个因孩子重病且危在旦夕而在“轻松筹”里请求社会捐助的父亲,一个为了实现梦想在网上众筹以完成一项发明的青年,你会在上述哪种情形下出手相助呢?

在该项研究的实验23中,基于三参照点理论(Tri-Reference Point theory; Wang & Johnson, 2012; 王晓田, 王鹏, 2013),将他人分数状况分别设定在底线(加分就及格或减分就不及格)、现状(加分超过平均分或减分低于平均分)和目标(加分变为优秀或减分从优秀降为良好)附近。两个实验的结果均表明,无论是加分任务(获益)还是减分任务(损失),也无论他人关系远近,被试都更愿意在他人处于底线时雪中送炭,其次是在他人接近目标时锦上添花,最后才是帮助他人在现状基础上有所改善和提升。这种发现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经济学中由来已久的“斯密之谜” (Smith puzzle),即何时人们会出于“同感原理”对他人施以援手,何时会出于“理性经济人”需要而自私自利:当他人临近底线时, “同感原理”发挥作用,人们愿意放弃利益或承受损失而雪中送炭,甚至自己放弃的利益或承受的损失远高于他人得到的利益或避免的损失,也在所不惜;当他人临近目标时,公平原则发挥作用,人们在自己放弃的利益或承受的损失略小于他人获得的利益或避免的损失时,愿意锦上添花;当他人临近不高不低的现状时,理性经济人原则发挥作用,只有在自己放弃的利益或承受的损失远小于他人得到的收益或避免的损失 时,才会成全他人。



亲有远近,邻有里外

俗话说,亲有远近、邻有里外,意思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远近亲疏的不同,用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人与人的心理距离不同。那么,得失两种情境下不同心理距离他人处于不同参照点附近时,我们会如何做呢?

在该项研究的实验3中,让被试分别给出同学中一位要好朋友的名字和一位较生疏同学的名字,并用IOS量表(Aron et al,1992)检验确认这两个同学与被试的心理距离不同,然后分别让被试面对这两个同学,来决定增减自己的分数还是同学的分数。结果发现,无论对方处于底线、现状还是目标,被试都愿意为心理距离近者放弃更多利益和承受更多损失,并且对心理距离近者的得失更为敏感,意味着心理距离近者的利益在我们心目中占的比重更大,其得失更能牵动我们的神经。这表明自我他人关系的本质在于心理距离,它决定了自我他人利益权衡中给予他人得失及参照点的关注程度,进而影响赋予他人利益的相对权重及最后做出的决策。

当今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合作而不是竞争, Science》更是将人类合作行为如何演化和维持确定为驱动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决定未来科学研究方向的重大问题之一(Kennedy& Norman, 2005), 而合作的本质恰恰是如何理解、权衡和处理自我和他人(包括集体、社会)的利害关系。从这种意义上说, 任何关于自我他人利益权衡问题的研究和发现都是符合此种现实需要和学科发展方向的, 对于个人、组织乃至国家在现实中如何理解和处理我和他的关系都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当前这场殃及全球、威胁人类生存的新冠疫情,一定意义上是对人类处理自我-他人利害关系的态度和能力的双重考验!那些放下个人安危奋战在救援一线的白衣天使、奔波于城市中的外卖小哥、还有千千万万的捐赠者为我们守住了安全的底线、做出了表率!经受住了这场考验,疫情过后我们就更加知道该如何正确权衡和处理我和他的利害得失了。



文献来源:高娟,王鹏,王晓田,孙倩,刘永芳.(2020).得失情境下他人参照点及心理距离对自我-他人利益权衡的影响.心理学报52(5),633-644.


撰文|高 娟  刘永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