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静怡副教授团队在《心理学报》发表研究成果

时间:2020-10-06浏览:332设置

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我和你的差距有多大?


一月,你在股市中赚得1200元,朋友赚得1000元;二月,你赚得1000元,朋友赚得1200元;三月,你亏损1000元,朋友亏损1200元;四月,你亏损1200元,朋友亏损1000元。在这四个月中,你和朋友在投资结果方面的差距都是200元,但是你所知觉到的自我−他人差距在这四个月中相等吗?

生活中,人常需要根据自己与他人的表现来判断双方之间的差距,并据此作出决策。比如,员工根据感知到的薪酬差距决定是否要提出加薪;企业管理者根据本企业与竞争对手在市场占有率方面的差距决定是否需要加大投入……然而,人们能否作出准确的判断?陆静怡副教授团队最近发表在《心理学报》的一项研究探讨了当人明确知道自己与他人的表现时,能否准确判断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

人的表现有绝对与相对之分,前者取决于自己的表现与零相比的结果,后者取决于自己与他人相比的结果。已有研究指出,人们对自己相对表现的判断往往存在偏差。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人们都只知道自己的绝对表现而不知道他人的绝对表现。

陆静怡团队指出,很多时候,人不仅知道自己的绝对表现,还明确知晓他人的绝对表现,此时,客观的自我−他人差距已经明确,但是人们的差距判断仍会出现偏差。她们提出,“绝对表现好”和“相对表现好”之间经常存在关联。如果某同学在测验中获得高分,他在班级中的排名常常也较高;如果某运动员在跳远比赛中跳得远,他在比赛中常常能取得好名次……长此以往,人在“绝对表现好”和“相对表现好”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结,因此会将自己的绝对表现泛化到对相对表现的判断上(如表1)。



1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

相对表现

绝对表现


绝对获益

绝对损失

相对获益

我觉得我的相对表现较好

我比他好很多”

较大的自我-他人差距

我觉得我的相对表现较差

我比他好不了多少”

较小的自我-他人差距

相对损失

我觉得我的相对表现较好

我比他差不了多少”

较小的自我-他人差距

我觉得我的相对表现较差

我比他差远了”

较大的自我-他人差距


陆静怡团队通过七个研究(N = 2766)检验了“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及其“联结机制”。

首先,研究者分别在测验、投资、社交媒体等多种情境中检验了“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被试得知自己和他人的绝对表现,由此形成了四种情况:绝对获益−相对获益(如自己300分,同学200分)、绝对获益−相对损失(如自己200分,同学300分)、绝对损失−相对获益(如自己–200分,同学–300分)、绝对损失−相对损失(如自己–300分,同学–200分)。随后被试评估自己与他人表现的差距有多大。结果支持了“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绝对获益时,被试在相对获益时感知到的自我−他人差距大于相对损失时;绝对损失时,被试在相对获益时感知到的自我−他人差距小于相对损失时。

其次,研究者为了检验泛化效应的“联结机制”,设计了一种去偏差(debiasing)方案,让被试罗列三对“被人认为有紧密联系,但其实未必”的维度(例如身材与食量,某女孩身材苗条,但食量很大),从而切断不同维度之间的联结。结果显示,当切断维度之间的联结后,“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消失,被试对差距的判断变得理性,该结果支持了泛化效应的“联结机制”。

这项研究提出并检验了“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及其“联结机制”,探索了简便易行的去偏差干预手段,有助于促进人们准确评估差距。“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是一种被现有研究忽视的过度泛化偏差(overgeneralization bias),即人将某些特定情境中的规律泛化到无关情境中。具体而言,人们没有意识到绝对表现与相对表现并不一定相关。比如,在一次满分为100分的考试中取得90分并不一定意味着比其他人考得好,因为此次考试的平均分可能是95分。人们的判断与决策之所以受困于过度泛化偏差是因为,人们过度依赖在大多数情况中行之有效的规律,而忽略了当下情境的特殊性。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王天鸿为我院已毕业的2015级本科生,现为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直博生,第二作者陈宇琦同为我院2015级本科生,现为我院应用心理学硕士研究生,陆静怡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论文信息:

  王天鸿, 陈宇琦, 陆静怡*. (2020). 差距知觉的泛化效应: 我和你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心理学报, 52(11), 1327–1339.



|王天鸿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