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圆满结束

时间:2020-07-25浏览:1102设置


 

2020718720日,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成功举办“2020年基础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本次夏令营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院主办,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承办,采用线上会议形式。共有来自全国各地各高校2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根据学生提交的报名材料,最终挑选出43位优秀大学生成为正式营员,学科背景横跨心理学、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

 


(来自全国各高校优秀大学生营员齐聚云端)


第一天

zoom平台的开营仪式上,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李先春教授首先对参加本次夏令营的同学们表示欢迎,并向来自全国各地的营员们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历史、师资力量、办学特色、学术成果和人才培养方式等方面的情况。

 

 (李先春介绍学院情况)


华东师范大学研招办主任华春燕围绕“学校概况”、“研究生培养和资助体系”、“国境外交流”、“研究生报考流程”四个方面对华东师范大学的硕士招生培养进行介绍。


(华春燕介绍学校招生政策)


基础心理学系系主任胡谊教授、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惠敏研究员分别向营员们介绍了各自系所的师资队伍情况。

(胡谊介绍心理学系情况)


(王惠敏介绍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情况)


在开营仪式上,通过视频的方式,还向营员们展示了学院的公共实验平台。


(播放公共实验平台宣传片)

 

在学术报告环节,胡谊教授向营员们做了题为“精细反馈通过师生脑同步影响学习”的学术报告。胡谊教授从“简单反馈”、“精细反馈”的界定及其所涉及的认知过程讲起,联系学习中的“知识迁移”,一步步地深入、逐渐建立起研究假设,并细致地阐述了通过近红外技术所展开的研究及其结果。

 

 

郭秀艳教授的报告题目为“不同风险情境对网游成瘾者决策行为的影响”,在报告中,营员们与郭秀艳教授进行了广泛而细致的交流。

 

 

李林副教授则以“连续风险决策中的后悔情绪及其对后续行为的调节”为题,阐述了在一系列基于连续风险决策任务的研究中所发现的,由先前决策所诱发的后悔情绪影响了后继决策行为的风险偏好。


 

王艳梅副教授的报告主题为“积极情绪与执行控制:感恩、自豪与快乐”,讲解了感恩、自豪和快乐这三种类型的积极情绪对执行控制(对优势反应的抑制、注意转换)的不同影响及相关的神经机制,以及如何干预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积极情绪。

 

 

李世佳副教授的报告以“Decision-Making under Stress: Who is more prone to stress?”为主题,从压力与人们决策行为的关系着手,通过研究不同的人群,如儿童、青少年、年轻人和重度抑郁症患者,运用各种技术(从基因到行为再到大脑功能)来了解压力的作用,并识别易受压力影响的人群。

 

 

蔡清教授在报告中探讨了“大脑中的语言”这个话题:大脑中和语言相关的脑区主要有哪些?左利手和右利手又有哪些不同呢?小孩的大脑究竟是如何发育的?蔡清教授将这些问题娓娓道来,引发了同学们的许多思考的疑问。

 


黄楚中副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 “神经医学影像建构多维度脑健康年龄的主题。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面部衰老的速度是不一样的,这究竟和基因有关系吗?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改变吗?大脑是否也和面部一样,每个人的衰老速度是不同的呢?黄楚中副教授还生动形象的引用了自己和林志颖的对比,令人印象深刻的同时,也加深了同学们的理解与思考。

 


尹大志研究员主要介绍了“脑成像与网络神经科学”,大脑内在活动到底有着怎样的规律?猴子和人类认知灵活性的神经基础是否相同?除此之外,尹大志研究员还给大家介绍了研究大脑的多种成像技术。

 


“可爱的婴儿面孔:一项性别差异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王兆新副研究员介绍了在面对婴儿面孔图片的时候,不同的性别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呢?如果有差异,那又是哪些脑区呢?同学们跟着老师抛出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边思考边学习,燃烧着自己的大脑。

 


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李黎教授,向营员们讲解了“整合不同视觉信息以感知自身运动方向的神经机制”。想象一下,一个四周漆黑的房间里,自己在一条传送带上漫步,眼前的屏幕闪过很多镜头,就像3D电影中的那样。随着不同视角镜头的出现,你会觉得自己漫步的方向发生变化吗?

 


在第一天的夏令营活动中,一场又一场导师们精心准备的学术报告让同学们收获颇丰,营员们认真听讲,虽然隔着屏幕,但热情不减。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的问题源源不断,多位导师表示大家的提问非常有趣,也很值得探讨,但由于时间原因,大部分导师只能随机挑选部分问题进行回答,为了不让各位同学留有遗憾,导师们都仔细记录下每位同学的提问,在会后以文字的形式一一作答,让同学们颇为欣喜。

     

第二天


李先春教授的报告主题为“人际互动视角下的社会认知行为”。李先春教授从合作讲到合作脑再到人际互动中的脑间同步,并进一步介绍了超扫描技术,该技术开辟了研究具有互动性特点的社会认知活动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与视角;并介绍了三项在合作行为、师生互动等方面的运用该技术的研究及其发现。

 


刘帅研究员的报告主题为“奖赏与动机:摄食的中枢机制”,通过对奖赏系统和多巴胺的细致讲解,使同学们对刘老师的研究背景有了深入的了解。

 


郭思齐副教授的报告主题为“跨物种灵长类动物的高级认知与大脑机制:情境记忆和元认知”。

 


蒯曙光教授的报告以“虚拟现实空间中的人机交互”为主题,首先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对心理学研究的意义,而后讲解了如何在心理学研究中运用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视频展示和模型介绍为同学们揭示了虚拟现实技术背后的设计过程。

 


李春霞副研究员的报告以“探索记忆的奥秘和精神疾病发生的机制”为主题,介绍了分子认知实验室研究的内容和技术手段,以及课题组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未来研究计划。

 


学术报告结束后,夏令营安排了师生线上的面对面交流,使大家能近距离了解各个老师目前的研究进展,并有针对性地与老师进行互动交流。


 (营员与老师线上交流)

 

第三天

学院按照报考意向,对营员进行了面试考核。考核小组对每位营员的学科基础知识、科学研究能力、英语水平及综合素质进行了全方位考察。面试考核结束后,20位同学被评选为优秀营员。

 

为期三天的夏令营于720日下午圆满落幕。在闭营典礼上,李先春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几位营员畅谈了对此次夏令营的感受。营员们表示通过本次夏令营,充分了解到了华东师大心理学专业各位导师的研究方向,通过学术讲座,也了解到许多心理学前沿的研究,获益匪浅。能和导师直接进行一对一的分组交流,是非常贴心且另人惊喜的安排。

本次夏令营虽以线上会议形式进行,但依然让全国各地的优秀大学生感受到了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的良好科研条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也为营员们提供了与导师密切交流学习的机会。希望更多的有志于从事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工作的优秀大学生来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继续深造,为推进心理学以及脑科学研究的发展贡献力量。

(图文:刘朔、周咸桢、郭琼)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