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王立卉副研究员作线上学术报告

时间:2022-11-27浏览:307设置


 20221123日,我院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王立卉副研究员在线作题为“认知主体性:基于“动作-结果”的关系理解人类认知”的学术报告。2021级“心理学+计算机”双学位班本科生及部分青年教师、研究生20余人参加学术报告。报告会由我院胡杨副教授主持。




王立卉副研究员首先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她强调作为一名心理学研究者,不仅要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应积累非专业性的知识,特别应注重哲学训练,并与不同学科研究者的交流沟通、碰撞思维,进而获得研究灵感。

随后,王立卉副研究员介绍了本次会议报告的主题—--认知主体性,即从认知行为的主动性和灵活性研究人类的认知活动。王立卉副研究员通过系列实证研究,从视知觉、言语交流以及自由意志三个层面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性阐释。




在第一项研究中,王立卉副研究员采用了不同于传统视觉研究的思路。她和研究者首先收集被试识别关于房子人脸等图片的眼动轨迹,再让被试在MRI扫描仪中跟踪该眼动轨迹,同时记录被试大脑的活动。通过两项精巧的设计,王立卉副研究员团队发现,传统意义上发现的面孔与物体识别等脑区(如FFAPPA)不需要视觉图片输入就可以对眼动进行响应,表明知觉不是外部物理刺激在大脑的被动“映射”,而是人类主动发出的用于认识外部世界的动作。



在第二项系列研究中,王立卉副研究员团队采用脑成像技术,并结合脑损伤群体发现,运动前区在言语知觉(特别是言语交流)中的起到了重要作用。



最后一项系列研究中,王立卉副研究员与合作者采用了自主选择结合认知加工范式,发现相较被迫选择,自主选择能够增强个体后续认知任务的行为表现,但改促进效应只在选择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被否决的前提下成立;被证实和尚未被否决的因果关系起到类似的增强任务表现的效果,其机制是通过选择能够带来改变的“信念”,而非带来改变的“事实”。




上述三项研究结果整体上表明,人们认识世界不是通过被动地接收外界信号进行的,而是在主动的感知与改造过程中获得对世界的认知。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与王立卉副研究员就讲座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互动讨论。把几个会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王立卉,上海交通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双聘研究员。2016年在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2016-2019年在德国马格德堡大学心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同时任职马格德堡脑科学与行为科学中心Research Fellow2017年获欧洲区域发展基金,2020年获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其研究内容主要关注人类知觉系统与动作系统在大脑的整合机制,以及这一整合失调如何解释和预测临床心理与精神障碍如成瘾、抑郁症等人群的认知功能障碍。近年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Cerebral Cortex等顶尖期刊。



图、文:李文俊、胡杨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