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为何对人对己都很重要

时间:2020-02-10浏览:852设置


一批批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战疫,留学生海外筹购口罩驰援武汉,农民工一次性捐赠15000只口罩,互联网上我们时刻关心疫情进展,转发辟谣信息……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这支抗疫队伍中。对抗新型冠状病毒,需要我们守望相助、万众一心。那么,助人为何对他人、自己和社会都很重要?


帮助收获快乐

新春本应是阖家团聚之时,各地医护人员却主动请缨前往疫情最前线,他们是抗疫战中的“最美逆行者”。几千名建筑工人争分夺秒修建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与时间和病毒赛跑。研究指出,在灾害事件发生时,人们会实施更多的利他、助人等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 Li, Li, Decety, & Lee, 2013)。采访中,最美逆行者表示“虽然知道前线的压力和危险,但我更在乎疫情重灾区人民的安危”“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光荣的任务”。

亲社会行为使助人者感知到自己对他人的影响,从而体验到生命意义感Steger, Kashdan, Sullivan, & Lorentz, 2008)。另一方面,亲社会行为能提升助人者的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改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降低患病风险Post, 2005)。研究还发现,亲社会行为和幸福感之间存在循环促进关系Aknin, Dunn, & Norton, 2012),即做好事使人快乐,这样的愉快体验又会促进人们持续助人。心系疫区的广大同胞虽无法在前线贡献力量,但也可以从自身做起,积极投入疫情抗争中:戴口罩、勤洗手;取消聚会和不必要的外出、照顾好家人;不信谣、不传谣,及时转发健康和科学的防疫信息……


受助传递善意

获得切实的医疗和生活物资援助后,受助者在心理上的感恩成为了善意传递的催化剂。采访中,治愈出院的患者无不感激医疗人员的悉心照料,许多武汉市民也不忘对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捐助表示感谢。研究发现,感恩情绪不仅会促进受助者回报帮助他们的人,还会促进受助者朝向其他人的亲社会行为(Bartlett &DeSteno, 2006)。

感恩,促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善意传递。此外,受助者向助人者的感恩表达还能强化助人者的亲社会行为。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谢谢”,也能让助人者体验到温暖、价值感和效能感。“承蒙不弃,感谢工作人员,我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我们也一定配合政策规定,足不出户”,漂泊在外、暂时无法回家的湖北人住进了爱心安置酒店,生活物资得到了保障,而他们向酒店送上的一封封感谢信温暖了工作人员的心。


旁观鼓舞人心

当看到身患渐冻症还依然奋战在前线的医院院长,当看到一个个不留姓名的“神秘者”为医护人员送上物资,许多人都流下了感动敬佩的眼泪。受到助人者的鼓舞,许多旁观者转而成为亲社会行为的实施者,也积极地为疫情中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援手,捐款捐物。

研究发现,人们往往会对具有善良、坚持、公正等道德品质的榜样人物产生钦佩感,这种钦佩感是一种温暖的、欣赏的和鼓舞人的积极情绪(陈世民等, 2011)。旁观他人善行所产生的钦佩感能够促进个体向榜样学习(见贤思齐),传递利他、分享、安慰等亲社会行为Schnall, Roper, & Fessler, 2010)。

我们从互联网、媒体上看到一幕幕感人瞬间温暖上演,此时,我们可以把自己从疫情的旁观者转变为抗疫的参与者,向一线工作者学习,行动起来,从身边事做起,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


这场仍在持续的抗疫战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是亲社会行为发生与传递过程的重要一环。助人者在善行中体验到的快乐可以转化为继续奋斗的源泉;接受者真诚的感恩可以转化为善行持续发生的动力;“旁观者”虽然不能在前线支援,但也可以通过捐款捐物、转发真实信息等方式,投身到亲社会行为实施者的队伍当中。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毒,谈鄂色变不可取,勿让恐鄂情绪成为次生灾害。我们守望相助,众志成城,让暖流在中国大地上持续涌动。


参考文献:

陈世民, 吴宝沛, 方杰, 孙配贞, 高良, 熊红星, 郑雪. (2011). 钦佩感:一种见贤思齐的积极情绪.心理科学进展, 19(11),1667–1674.

Aknin, L. B., Dunn, E. W., &Norton, M. I. (2012). Happiness runs in a circular motion: Evidence for a positive feedback loop between prosocial spending and happiness.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13(2), 347-355.

 Bartlett, M. Y., &DeSteno, D. (2006). Gratitude and prosocial behavior: Helping when it costs you. Psychological science17(4), 319-325.

Li, Y., Li, H., Decety, J., & Lee, K. (2013). Experiencing a natural disaster alters children’s altruistic giving.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9), 1686-1695.

Post, S. G. (2005). Altruism, happiness, and health: It’s good to be g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12(2), 66-77.

Schnall, S., Roper, J., & Fessler, D. M. (2010). Elevation leads to altruistic behavior.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3), 315-320.

Steger, M. F., Kashdan, T. B., Sullivan, B. A., & Lorentz, D. (2008). Understanding the search for meaning in life: Personality, cognitive style, and the dynamic between seeking and experiencing mean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76(2), 199-228.


文字:孔祥静 杨莹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