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运动、晒太阳、助他人,心情更愉悦

时间:2020-02-05浏览:421设置

庚子鼠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疫情给中华大地带来了深深阴霾,它不仅给我们的身体安危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给我们的精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城市公共交通部分限时开放,大型文化场所以及餐饮娱乐场所基本关闭,绝大多数民众只能待在家中,缺乏稳定的社交,没有充足的阳光,缺少必要的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心情的烦躁、焦虑、忐忑不安甚至抑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感受会越来越难以忍受。

在科学界,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社会关系的隔离(Hawkley and Capitanio, 2015)、太阳光照的缺乏(Spedding, 2014; Milaneschi, 2014)以及躯体运动的减少(McDowell et al., 2019; Sutherland, 2019)都与人类孤独感、焦虑、抑郁情绪的增加有关。

不管我们有没有意识到,除了肺炎疫情本身,一个隐形的问题正悄然接近——当我们产生恐慌、焦虑和抑郁情绪,便会影响我们的机体免疫系统,进一步增加我们感染病毒的可能性。反之,当一个人心情愉悦轻松,免疫系统的效能可以发挥的更好(即抵抗力更高),被病毒侵蚀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在这里,我们想分享的关键词是“轻松愉悦的情绪状态”,这可能是我们抵抗这次疫情的另一个重要的天然“疫苗”。

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时期,面对有限的空间环境,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尽可能多一些轻松愉悦的情绪,少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以下列出3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运动

利用有限的空间和可获得的资源进行身体锻炼。当人开始运动时,大脑中的一个特殊地方(中脑边缘系统)就会开始释放一种特别的物质,叫做多巴胺。巧的是,当人感受到轻松愉悦时,在相同的位置也会分泌大量的多巴胺。过去已有研究证据表明,有运动习惯的人通常要比没有运动习惯的人幸福感更高(Hassmén et al., 2000);在临床上,越来越多临床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也一致地认为,运动训练可能是除药物外的一种非常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手段(Schuch et al., 2016)。

所以,现在开始,停止你的“葛优躺”,让我们站起来,让身体活动起来。平板撑,仰卧起坐,俯卧撑,有氧操,瑜伽等任何可以进行的有氧或者无氧运动的方式都可以。


晒太阳

尽可能多沐浴一些阳光。当阳光照射到我们人体时,可以自动生成90%以上人体所需的维他命D,而体内适量的维他命D保证着人类的情绪健康(Holick, 2004)。相反,当照射到的阳光不足,体内的维他命D含量较低时,就容易感受到抑郁情绪(Milaneschi et al., 2014),这也是为什么在光照时间较少的北欧国家,抑郁率的发生率会比其他地区高的原因。

在临床上,服用维他命D药物,以及光照治疗被用来辅助治疗抑郁症患者,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Spending, 2014)。因此,在我们运动之余,不妨多多享受一下阳光的沐浴。如果天气晴朗,我们可以利用阳台,飘窗,天台,每天20分钟-30分钟就可以。如果连续阴天,没有阳光,我们也可以试试家用取暖器,利用热光源模拟太阳自然光照,只是时间不宜过长。


帮助他人

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多一点利他助人的行为。稍早一些时候有一个视频(https://v.qq.com/x/page/s3057c6m0jw.html),一位老大爷带着他的孙子,走过好几条街,免费向行人派发了400多个口罩,行人问为什么不卖了换钱,老大爷说“我们不挣那个钱,就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尽一点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科学界,助人利他可以给人带来愉悦和幸福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大量证实。过去有人整理了24项相关的研究,并通过元分析的手段(一种汇总分析的统计手段)告诉我们,当人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无论是通过经济上的支持,还是精神上的宽慰,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人带来愉悦和幸福的感受(Curry et al., 2018)。

另外,研究者利用先进的功能核磁共振技术对利他行为的大脑机制进行探索,他们也发现了利他行为(比如捐赠金钱)会让人脑中负责奖赏的神经环路(中脑腹侧背盖区)开始活动,而这个地方与给人带来满足感的食物所引起的大脑神经活动恰好吻合(Moll et al., 2006)。所以,如有可能,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提供一些帮助,比如,当你的防护用品、食物、水、或者其他资源有富余的时候,去帮助一下那个在你面前急需的人吧。

虽然困难重重,但人心绝不能垮。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站在一起,尽量保持轻松愉悦的情绪状态,利用天然的“疫苗”,定可以度过这次新冠疫情。

参考文献

Curry, O. S., Rowland, L. A., Van Lissa, C. J., Zlotowitz, S., McAlaney, J., & Whitehouse, H. (2018). Happy to help?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performing acts of kindness on the well-being of the actor.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76, 320-329. doi:https://doi.org/10.1016/j.jesp.2018.02.014

Hawkley, L. C., &Capitanio, J. P. (2015). Perceived social isolation, evolutionary fitness and health outcomes: a lifespan approach. 370(1669), 20140114. doi:doi:10.1098/rstb.2014.0114

Hassmén, P., Koivula, N., &Uutela, A. (2000). Physical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 Population Study in Finland. Preventive Medicine, 30(1), 17-25. doi:https://doi.org/10.1006/pmed.1999.0597

 Milaneschi, Y., Hoogendijk, W., Lips, P., Heijboer, A. C., Schoevers, R., van Hemert, A. M., . . . Penninx, B. W. J. H. (2014).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ow vitamin D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 Molecular Psychiatry, 19(4), 444-451. doi:10.1038/mp.2013.36

McDowell, C. P., Dishman, R. K., Gordon, B. R., & Herring, M. P. (2019). Physical Activity and Anxiety: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Prospective Cohort Stud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57(4), 545-556. doi:10.1016/j.amepre.2019.05.012

Moll, J., Krueger, F., Zahn, R., Pardini, M., de Oliveira-Souza, R., & Grafman, J. (2006). Human fronto–mesolimbic networks guide decisions about charitable donation. 103(42), 15623-15628. doi:10.1073/pnas.0604475103 %

Schuch, F. B., Vancampfort, D., Richards, J., Rosenbaum, S., Ward, P. B., & Stubbs, B. (2016). Exercise as a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adjusting for publication bias.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77, 42-51. doi:https://doi.org/10.1016/j.jpsychires.2016.02.023

Spedding, S. (2014). Vitamin D and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omparing studies with and without biological flaws. Nutrients, 6(4), 1501-1518. doi:10.3390/nu6041501

Sutherland, M. E. (2019). Physical activity and depression. Nature Human Behaviour, 3(4), 320-320. doi:10.1038/s41562-019-0559-9


文字|严超、张红冉、肖雯薏


返回原图
/